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大纲

发布时间:2022-08-11浏览量:

      为规范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强化道路运输驾驶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驾驶和节能驾驶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原交通部令2006年第9号)和《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交运发〔2011〕10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本大纲包括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大纲和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大纲两部分。

 

   一、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大纲(24学时)

 

单元一道路运输法规、政策2学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道路旅客运输相关法规,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掌握新制定(修订)法规对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的要求。

 

教学内容:

 

1.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国家法律对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责任、权利、义务等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等法规、部门规章对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的要求及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2.省级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法规政策: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关于辖区内道路旅客运输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要求。

 

单元二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的职业特点,深入理解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

 

1.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的职业特点;

 

2.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3.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道德包含的主要内容。

 

单元三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与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的关系;掌握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了解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影响心理、生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4.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的危害;

 

5.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措施。

 

单元四道路旅客运输车辆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客运车辆新标准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作用;掌握客运车辆维护周期及维护作业内容;掌握客运车辆常见故障识别;掌握客运车辆的安全检视项目、方法。

 

教学内容:

 

1.客运车辆动态监控要求和正确使用;

 

2.客运车辆的维护及相关安全备品、工具使用:

 

(1)日常维护作业内容;

 

(2)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周期;

 

(3)车辆备品、工具和消防器材的原理、配置及使用方法。

 

3.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常见故障的识别、描述和实用的故障排除方法;

 

4.道路旅客运输车辆行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安全检查方法步骤和重点项目;

 

单元五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3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地辨识道路旅客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

 

教学内容:

 

1.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概念;

 

2.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源辨识;

 

3.车辆、行李物品等的不安全状态危险源辨识;

 

4.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

 

5.夜间、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危险源辨识。

 

单元六道路旅客运输防御性驾驶方法及不安全驾驶习惯纠正6学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典型案例掌握道路旅客运输防御性驾驶方法;掌握常见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纠正不安全驾驶的习惯。

 

教学内容:

 

1.防御性驾驶的通用规则;

 

2.防御性驾驶方法:

 

(1)起步、直线行驶、跟车、超车、停车、倒车、掉头时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2)客运站内、进出客运站及站外停车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3)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不同道路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4)桥梁、隧道、交叉路口、城乡结合部等特殊路段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5)冰雪路面、积水路面、砂石路面、沉降路面和泥石流等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6)夜间行车防御性驾驶方法;

 

(7)雨天、雪天、雾天、雷电、大风沙尘及高温等气象条件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3.超速、疲劳驾驶、注意力分散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原因分析及其习惯纠正。

 

单元七紧急情况及应急处置3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紧急情况应急处置原则;掌握事故发生后报告程序、内容和处理方法;掌握事故发生后的脱困方法。

 

教学内容:

 

1.制动失效、转向失控、爆胎、车辆侧滑失控、发动机熄火、车辆起火,行人、牲畜突然横穿道路等紧急情况的处置原则、方法;

 

2.事故报告程序、内容;

 

3.事故现场的处理步骤、方法;

 

4.事故现场保护旅客安全的原则;

 

5.车辆发生碰撞、侧翻、坠车、落水、起火等事故后的脱困方法;

 

6.驾驶员或乘客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

 

单元八道路旅客运输知识2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道路旅客运输运营管理基础知识,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要求和业务流程。

 

教学内容:

 

1.道路旅客运输“三关一监督”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管理规定;

 

2.乘客出行心理、服务需求;

 

3.旅客运输成本核算、运营调度及服务规范;

 

4.服务纠纷等异常情况的处理;

 

5.旅客禁止携带危险品种类、规定及其识别。

 

单元九道路旅客运输节能减排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客运车辆燃料消耗影响因素,道路旅客运输节能的方法途径;掌握旅客运输节能驾驶操作规范。

 

教学内容:

 

1.影响客运车辆燃料消耗的主要因素;

 

2.道路旅客运输节能的方法途径;

 

3.旅客运输节能驾驶操作规范。

 

二、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大纲(24学时)

 

单元一道路运输法规、政策2学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道路货物运输相关法规,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掌握新制定(修订)法规对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要求。

 

教学内容:

 

1.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国家法律对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责任、权利、义务等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场站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等法规、部门规章对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要求及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2.省级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法规政策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关于辖区内道路货物运输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要求。

 

单元二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职业特点,深入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

 

1.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职业特点;

 

2.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3.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职业道德包含的主要内容。

 

单元三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与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关系;掌握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影响心理、生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4.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的危害;

 

5.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措施。

 

单元四道路货物运输车辆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货运车辆新标准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作用;掌握货运车辆维护周期及维护作业内容;掌握货运车辆常见故障识别;掌握车辆的安全检视项目、方法。

 

教学内容:

 

1.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要求和正确使用;

 

2.货运车辆的维护及相关备品、工具使用;

 

(1)日常维护的内容;

 

(2)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周期;

 

(3)车辆备品、工具和消防器材的原理、配置及使用方法。

 

3.货运车辆常见故障的识别和描述以及常见故障排除;

 

4.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行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安全检查方法步骤和重点项目;

 

5.货运车辆知识及使用常识:

 

(1)气制动系统检查和使用;

 

(2)牵引车、(半)挂车连接、分离方法。

 

单元五道路货物运输危险源辨识应用3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道路货物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地辨识出道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

 

教学内容:

 

1.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概念;

 

2.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源辨识;

 

3.车辆、货物、装卸场所等不安全状态危险源辨识;

 

4.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

 

5.夜间、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等负面影响的危险源辨识。

 

单元六道路货物运输防御性驾驶方法与不安全驾驶习惯纠正6学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典型案例掌握道路货物运输防御性驾驶方法;掌握常见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纠正不安全驾驶的习惯。

 

教学内容:

 

1.防御性驾驶的通用规则;

 

2.防御性驾驶方法:

 

(1)起步、直线行驶、跟车、超车、停车、倒车、掉头时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2)货运场站内及进出货运场站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3)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不同道路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4)桥梁、隧道、交叉路口、城乡结合部等特殊路段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5)冰雪路面、积水路面、砂石路面、沉降路面和泥石流等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6)夜间行车防御性驾驶方法;

 

(7)雨天、雪天、雾天、雷电、大风沙尘及高温等气象条件的防御性驾驶方法。

 

3.超速、疲劳驾驶、注意力分散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原因分析及其习惯纠正。

 

单元七紧急情况及应急处置3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紧急情况应急处置原则;掌握事故发生后报告程序、内容和处理方法;掌握事故发生后的脱困方法。

 

教学内容:

 

1.制动失效、转向失控、爆胎、车辆侧滑失控、发动机熄火、车辆起火,行人、牲畜突然横穿道路等紧急情况的处置原则、方法;

 

2.事故报告程序、内容;

 

3.事故现场的处理步骤、方法;

 

4.事故现场保护货物安全的原则;

 

5.车辆发生碰撞、侧翻、坠车、落水、起火等事故后的脱困方法;

 

6.驾驶员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

 

单元八道路货物运输知识2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道路货物运输运营管理基础知识,道路货物运输服务要求和业务流程;

 

教学内容:

 

1.货物运输需求及客户服务技巧,货运成本核算、运营调度、运输合同、商务洽谈知识;

 

2.货物运输的基本环节及货物安全:

 

(1)货物检查与交接;

 

(2)货物装载与配载;

 

(3)货物安全保管;

 

(4)货物包装、标识及危险品识别;

 

(5)冷藏保鲜、鲜活易腐、大件、贵重等特种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3.国际运输、国际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等基础知识;

 

4.港口、铁路货场、保税区、物流园区(场站)等货物装卸场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单元九道路货物运输节能减排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货运车辆燃料消耗影响因素,道路货物运输节能的方法途径;掌握货物运输节能驾驶操作规范。

 

教学内容:

 

1.影响货运车辆燃料消耗的主要因素;

 

2.道路货物运输节能的方法途径;

 

3.货物运输节能驾驶操作规范。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1年9月5日印发